隐形战机对非隐形战机通常具有代差优势正规杠杆炒股平台,但今年国庆期间一则消息显示,我国一架歼-16战斗机在近海海域成功戏耍了两架他国隐形战斗机,并最终迫使它们逃离。2025年10月国庆节期间,央视军事专题片《必胜》披露了这一事件。西部战区飞行员李超驾驶歼-16战机,在我国近海空域与两架外军隐身战机展开近距离对峙,不仅完成10-15米极限距离的“倒飞绕顶”,还以火控雷达同时锁定双机,迫使对方紧急逃离。
这场空中较量打破了隐身战机“不可战胜”的神话,也引发了外界对被驱离战机型号的猜测:是F-35还是F-22?从央视披露的细节和飞行员口述可知,这场对峙异常惊险。2024年沿海驻训期间,李超驾驶的歼-16战斗机正沿领海线巡航,两架外军隐身战机从远海方向高速逼近,意图通过“低可探测姿态”实施侦察渗透。首次空中交汇时,歼-16已凭借体系支撑锁定对方长机,而敌方僚机为解主机之围强行脱离空战圈,并试图对歼-16实施反锁定。
面对突发状况,李超果断推杆让战机以近乎垂直的角度攀升,随后在天空中画了一个大弧,完成“桶滚”动作,从敌方战机上方倒飞掠过。此时两架战机的座舱盖距离仅10-15米,近到李超能清晰看到对方飞行员惊愕的表情。这一极限操作不仅破解了敌方的反锁定企图,更让歼-16顺势占据攻击阵位,火控雷达屏幕上同时出现两个稳定的锁定信号。两架外机明显慌了,在绝对的战术压制下,外军战机只得加速向远海撤离,此后该型号战机再未出现在我国近海。
关于这两架外国隐身战机的型号,结合任务背景、装备性能与后续部署动态,可以进行精准排查。韩国部署的F-35A出动需美国批准且多为短期演习部署,日本去年仅有北部三泽基地配备F-35,距离中国沿海过远,不太可能转场来骚扰。而美国空军在日本冲绳嘉手纳基地轮换部署的F-22战斗机具备常态化抵近能力,因此此次被驱离的隐身战机极大概率是F-22。F-22采用驻日美军嘉手纳基地的“轮训轮驻”模式,2024年10月仍有第3战斗机联队的F-22部署记录,其主要任务是“制空权争夺”。虽然F-22的机动性很强,但在近距离格斗中并没有代差优势,法国阵风战斗机曾在两次演习性质的近距离空战中战胜F-22,而我国歼-16战斗机的近距离格斗性能更强,在缠斗中将其锁定并非不可能。
另外,尽管F-35战斗机的可能性不大,但作为舰载机使用的F-35C型号却有可能。这款战斗机随美国航空母舰移动。从部署动态看,2024年8月时,美国海军“林肯”号航母打击群曾进入我国周边海域,其搭载的VMFA-314“黑骑士”中队正是F-35C作战单位,且此后美军官方渠道再无F-35C在该区域的活动记录,与“机型不再现身”的细节吻合。F-35C虽为舰载隐身战机,却因设计妥协存在明显缺陷:为兼顾隐身与载弹量,其机翼面积较小、翼载荷较高,单机推重比虽达1.07,但远逊于歼-16的1.12;更关键的是,F-35C的飞控系统对剧烈机动的限制较严,无法像歼-16那样完成大过载的“桶滚绕顶”动作,这也解释了为何其在近距离格斗中完全处于被动。
歼-16之所以能以四代半机型压制五代机,核心源于三大优势。首先,歼-16搭载的JED-268A有源相控阵雷达采用氮化镓技术,功率密度是传统砷化镓雷达的3倍,可在150公里内锁定隐身目标,同时跟踪40个目标并攻击8个。配合射程超200公里的霹雳-15中远程空空导弹,歼-16能在F-35C的攻击范围外发起打击;而霹雳-10近距格斗导弹的“越肩发射”能力,更让被锁定的F-35C难以逃脱。其次,歼-16脱胎于苏-30的气动设计,大后掠角翼身融合体与大型边条翼赋予其出色的升力系数,双发涡扇-10B发动机提供了充沛动力,推重比与持续机动能力远超单发的F-35C。最后,歼-16之所以能精准捕捉隐身目标,背后是我国“空天地海”一体化反隐身体系的支撑:地面米波雷达率先发现160公里外的目标轨迹,空警-500A预警机在空中搭建数据中枢,将敌机参数实时传输至歼-16座舱;055型驱逐舰的双波段雷达则在海上形成补充跟踪,让外军隐身战机的“隐身优势”彻底失效。
现代空战早已不是“单机对决”,我国构建的反隐身体系彻底瓦解了F-35C的核心优势。央视主动披露这场对峙,不仅展示了胜利,更传递出我国近海防御的两大核心信号:一方面,隐身战机的“技术代差”已可通过体系弥补;另一方面,我国对近海空域的掌控力已实现“质的飞跃”。从“被动拦截”到“主动拒止”,从“单一机型应对”到“体系协同压制”,这场对峙背后是我国国防工业的全面突破。正如飞行员李超所说,“我们只要站在那个位置,身后就是安全的”。
正规杠杆炒股平台
衡越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